<i id="x7p0a"></i>

        1. 公司新聞/News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國內外PET的發展現狀
          發布時間:2017.12.27
          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自1953年由杜邦公司實現工業化以來,由于其良好的物理加工性能和大工業化生產帶來的成本降低所體現出來的性價比優勢,迅速取代了許多化學纖維的其它品種,目前已成為合成纖維中最大的一族。
            1、全球PET的發展現狀
            自2003年以來,全球PET的產能以年均9%左右的速度擴張,2005年產能已達到約5470萬噸,2005年產量為4100萬噸,據PCi的預測,到2008年,全球PET產能將達6700萬噸,產量為5000萬噸。   
            目前PET的產品品種也由最初的滌綸短纖維擴展到目前的滌綸短纖維、滌綸長絲、聚酯瓶、聚酯薄膜、無紡布,工程塑料及復合多功能性產品等多個系列上百種產品幾千種規格,這其中產品系列構成也由初期的100%短纖維發展到多個品種均衡發展。
            PET在中國的大規模工業化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初,發展壯大于90年代中期,目前產能已超過2000萬噸,成為PET世界生產、消費第一大國,中國PET在全球PET的比重現狀及預測如下:
            2、全球非纖用途PET的發展現狀及趨勢
            非纖用途的PET最早由柯達公司引入用作攝影膠卷的基材,自80年代中期,由可口可樂公司將這一品種引入飲料包裝領域,此后,非纖用PET發展迅速,目前已發展到瓶用、膜用、片材、工程塑料、打包帶(塑鋼帶)等多個領域,僅以食品級瓶用PET切片就有礦泉水用,碳酸飲料、熱罐裝飲料,白酒瓶及啤酒瓶等多種分類。全球2005年包裝用途的PET產能達1450萬噸,其分布如下:
            中國包裝及非纖用途PET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2005年我國瓶用PET產能達310萬噸,產量達170萬噸,其中內銷120萬噸,出口50萬噸。按照目前歐、美地區對瓶用PET消費量(美國為17KG/人,歐洲為20KG/人)和在PET總產能中的比例,中國包裝用途的PET產量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目前為1.3KG/人),預計其增長速度應在15%/年水平,也就是說到"十一五"末產能將接近650-700萬噸/年。
            結論:由于一次性PET包裝物的使用量快速增長,對中國和世界的環境保護帶來新的壓力。我們會常說一句話"廢物放在一起就是垃圾,廢物分開放置就是資源"。如果我們能抓好廢棄PET的回收及利用,不僅能減輕環境污染,也為人類提供了新的原料途徑。
            國際包裝用途PET回收利用技術發展現狀及趨勢
            1、 包裝用途PET回收及再加工工業的發展歷史
            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隨著非纖用PET及其它包裝制品在發達國家的普及,使PET回收及再加工的技術大量出現,最早使再生PET纖維工業化的企業是美國的WELLMAN公司,目前該公司的回收PET纖維的產能是5萬噸/年。廢PET處理能力大于10萬噸/年,其回收PET纖維產品應用市場覆蓋無紡布、地毯、家紡、汽車等四大領域,產品產種多達80多個。由于勞動力成本等因素,目前,發達國家在再生PET再加工領域更多地關注于新技術開發、產品市場的拓展,高附加值產品的開發方面。
            2、 目前PET回收技術發展現狀
            目前國際上PET回收主要可以分為二種技術路線。
            第一種是機械(或稱物理)回收工藝路線。
          亚洲熟妇视频在线观看_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88_2021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_2020国产免费看